當前,全年科研生產任務已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航天科工六院西安自動化全體干部職工統一思想、凝心聚力,以“拼”的姿態、“嚴”的要求、“實”的作風奮力沖刺全年目標,在大干攻堅中展現航天人的精神傳承。
“不能有絲毫偏差?!?/span>
夜晚的辦公室內,標書制作團隊的成員們圍坐桌前,鍵盤敲擊聲與紙張翻動聲交織成獨特的“奮斗”樂章。為了確保項目投標萬無一失,他們對每一組數據反復核驗,對每一段技術描述字斟句酌,確保不出現一點兒瑕疵。
“這個技術參數要反復核對,參考之前的立項資料,不能有絲毫偏差?!苯M長徐工說,為了趕在節點前完成系統標書,團隊6人已經連續奮戰了8天。
年輕職工小楊揉了揉發酸的眼睛,看著以前投標文件上前輩們手寫的密密麻麻的批注,忽然間明白,航天人所堅守的“穩妥可靠、萬無一失”并不只是簡單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專注與堅持。當年條件簡陋,前輩們只能手寫標書,如今有了電子設備,作為航天新人更應該認真專注,那份嚴謹細致絲毫不能改變。
“誤差不能超過0.02毫米!”
秋日寒風里,設備安裝調試團隊的成員正奔波在項目調試車間。他們正在裝卸即將交付的設備,反復調試著設備參數。即使時間緊急,大家也沒有放松對產品精度的要求,從加工到裝配再到調試,每個步驟都做到一絲不茍,保證了產品的最終精度。
“對準基準線,左右誤差不能超過0.02毫米!”前輩強工手把手指導小南一次次調整絲杠升降高度。夜晚的項目調試車間里,不時傳來項目成員討論交流的聲音。經過無數次的嘗試,絲杠終于穩定在了理想的位置,精度完美達標。那一刻,大家相視而笑,眼中滿是欣慰與自豪。這個夜晚,不僅是一個技術難題的攻克,更是航天精神的傳承與延續。
無論是投標團隊的“筆尖”攻堅,還是調試團隊的“實地”沖鋒,他們都在用行動證明著:新時代新征程上,航天精神從未褪色,而是在一代代航天新人身上堅定地傳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