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謹縝密的設計圖,到毫厘不差的部組件,再到整裝待發的產品,航天科工六院41所致力于從源頭抓產品質量,堅決打造過硬品質,交付質量放心可靠的產品。
從設計源頭抓質量提升
“這個螺栓結構還需優化0.1毫米的公差配合。”設計師小孫指著屏幕上的三維模型和同事邊商量邊說:“力矩的計算,差之毫厘就會謬以千里。”這是41所開展“從設計源頭抓質量”行動中的尋常一幕。產品三維圖中密集的線條,黃、藍、紅不同顏色的截面,每一個局部放大后還有數不清的“微觀”結構,任何細節都容不得一點誤差。
“作為總體設計師,在艱巨任務下,必須嚴格遵守質量規矩和質量紀律,保持敬畏感是設計工作的‘必修課’。”青年設計師小馬介紹。入職以來,他多次參加黨支部組織的質量案例分析學習活動,設計師立足自身崗位檢視差距,從思想認識上舉一反三,不僅提升了設計規范,警示作用也得到了彰顯。“我們整理發布近十年因設計原因導致的試驗失利、產品解體等20項典型質量問題案例,供設計師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參考。”41所質量師許工介紹。案例自發布以來受到廣泛學習,大家紛紛表示:從中學習到的經驗,能有效防止因設計原因發生重復性質量問題。
向最優解一點點靠近
質量就是生命,質量就是勝算。當團隊的方案未達到用戶指標時,設計師成工嚴格把關每一個參數。面對毫無參考經驗的研制“無人區”,多年來積累的設計規范和標準是最值得信賴的“依靠”。采取新材料、新工藝、新路徑,成工與團隊成員不斷迭代設計方案,向最優解一點點靠近,每一步都保證質量“零缺陷”。終于關鍵工序取得突破,試驗結果滿足指標。為提升產品可靠性,41所啟動產品可靠性保證工程專項工作,針對30余型產品開展“三再”分析,重新審視研制過程中的質量問題并舉一反三。“分析過程中,我們對薄弱環節及時進行修正,對照指標充分驗證,保證不留任何‘死角’。”骨干設計師趙工提出多個需要摸邊探底的項目。
“要讓每一顆螺栓的受力分析經得起檢驗。”質量處趙處長談到要落實質量責任終身追究要求。通過充分策劃試驗驗證,組織策劃產品在復雜環境適應性、邊界性能考核以及通用質量特性等方面的試驗驗證和仿真分析,2024年至今41所外場試驗成功率100%。
如今,質量文化已融入血脈,人人追求100分。41所將持續完善質量體系,夯實質量管理基礎,在助力托底可靠產品上下更大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