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5年10月31日23時44分,搭載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二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航天員張陸、武飛、張洪章乘坐飛船奔向中國空間站。約10分鐘后,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飛船入軌后,于11月1日3時22分,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整個對接過程歷時約3.5小時,創造了神舟飛船與空間站交會對接的最快紀錄。




按任務計劃,3名航天員隨后從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進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北京時間2025年11月1日4時58分,在軌執行任務的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二十一號航天員乘組入駐中國空間站,這是中國航天史上第7次“太空會師”。兩名指令長繼三年前首次“太空會師”后再度相聚“天宮”。隨后,兩個航天員乘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牽掛他們的全國人民報平安。
后續,兩個航天員乘組將在空間站進行在軌輪換。期間,6名航天員將共同在空間站工作生活約5天時間,完成各項既定工作。
在空間站駐留期間,神舟二十一號航天員乘組將在空間生命與人體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學、空間新技術等領域開展多項實(試)驗與應用,進行多次出艙活動,完成空間站碎片防護裝置安裝,以及艙內外設備安裝、調試、維護維修等任務。
此次任務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生產的系列技術產品全程護航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
讓“太空之吻”更精準
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與中國空間站的交會對接,堪稱一場極致精準的“萬里穿針”。而承擔測量重任,保障這場“太空之吻”圓滿完成的,是航天科工自主研制的交會對接微波雷達,它能夠精確輸出兩個空間飛行器之間的距離、速度、角度等相對運動參數,具有發射功率低、工作空域大、測量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等技術優勢,是交會對接中工作范圍最寬、發揮作用時間最長的測量敏感器。據悉,這是該型微波雷達第18次成功助力我國載人航天任務的“太空之吻”。
同樣在交會對接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還有高精度加速度計組合,它能夠在微重力環境下精準測量加速度信息,持續不斷地將飛船在太空中產生的極其微弱加速度轉換為電流信號,并精確“翻譯”成為飛船控制系統“聽得懂”的頻率信號,從而幫助飛船牢牢把握速度、位置的毫厘變化,為飛船在軌運行和交會對接提供必需的實時數據,是保障九天之上“中國精度”的重要力量。
讓“太空生活”更舒適
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此次出征,攜帶著液路截止閥、生理信號測試盒、心電記錄裝置等關鍵產品,這些產品核心服務于神舟飛船環控生保分系統和醫監醫保設備分系統,它們是“太空醫院”“太空空調”的一部分,為航天員營造舒適的太空生活環境提供保障。
其中,航天員出征時隨身佩戴的生理信號測試盒、心電記錄裝置,全程陪同航天員完成整個飛行任務,可實時監測航天員的生理指標,并下傳至地面指揮中心,為地面醫護人員開展實時監護、掌握航天員健康狀況提供關鍵支持。
讓“神舟飛天”更可靠
航天科工為本次航天任務提供了多維度關鍵支撐,研制的連接分離機構作為飛船的關鍵部件之一,既能在飛行器發射和在軌運行時,實現航天器主體及各艙段的牢固連接,又能在飛行器返回時實現快速分離,確保核心功能可靠落地。同時,航天科工還為飛船通信導航關鍵部位提供微聲器件,為電源的核心部位提供重要磁性元件,保證了導航系統的準確性與電源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為地面指揮中心遙測跟蹤、指揮通信和航天器導航飛行提供了重要支撐。在時間頻率保障方面,航天科工提供了一系列高精度晶體元器件,在飛船發射、入軌、交會對接過程中提供精準穩定的時間頻率信號,成為地面指揮中心監測和衡量航天器飛行狀態的重要參考指標。
此外,航天科工為本次任務提供了地面測控設備和一系列精密齒輪、特種閥門、特種電池、電連接器、電機風機、金屬軟管等產品,還有數以萬計的高性能緊固件,為火箭成功發射和飛船在軌運行提供可靠保障。此外,搜救信息系統承擔了飛船的待發段、上升段、運行段應急搜救指揮保障任務,為發射任務全程保駕護航。(文/崔瑋婷)